农历查询


望果节,“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及林区。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藏历查询


  • 藏历公历对照表

  • 藏历节日


  • 藏历新年
  • 萨嘎达瓦节
  • 吉祥天母节
  • 雪顿节
  • 展佛节
  • 工布新年
  • 日喀则新年
  • 普兰新年
  • 酥油花灯节
  • 天降日
  • 燃灯节
  • 沐浴节
  • 望果节
  • 2025年9月1日

    藏历木蛇年七月初九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七月初九
    2
    七月初十
    3
    七月十一
    4
    七月十二
    5
    七月十三
    6
    七月十四
    7
    七月十五
    8
    七月十六
    9
    七月十七
    10
    七月十八
    11
    七月十九
    12
    七月二十
    13
    七月廿一
    14
    七月廿二
    15
    七月廿四
    16
    七月廿五
    17
    七月廿六
    18
    七月廿七
    19
    七月廿八
    20
    七月廿九
    21
    七月三十
    22
    八月初一
    23
    八月初二
    24
    八月初三
    25
    八月初四
    26
    八月初五
    27
    八月闰初五
    28
    八月初六
    29
    八月初七
    30
    八月初八

    望果节日程


    在西藏农村,除了藏历年外,就属望果节热闹了。节日里,当地藏民穿上盛装,抬着用青梨、麦穗编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彩旗,活动在田间地垄。转完地头,举行赛马、演戏、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望果节的第一天早晨,村民们身着新装、手提大小饭盒,背上还背着酥油茶和青稞酒,准备参加游行。随着大殿顶上的法号声响起。喇嘛和群众围成了一个圆圈,喇嘛们念经,群众唱歌跳舞,献哈达、洒青稞酒等等也是不可少的。


    出发游行前,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煨桑(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游行开始,最前边是由喇嘛和老农组成的仪仗队,高举佛像,背着经书,吹着佛号,感谢上天给人们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走在队伍最后的是8个盛装的藏族汉子,他们戴着红帽子,挎着弓箭,每走一段就要停下来载歌载舞。人们摇动着手中的彩箭(用于招来吉祥,祈望福运降临),像一条游动的长龙向村外走去。人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停下来高呼:“恰古修……央古修……”(即招财引福的意思)。妇女们不时地还要在路边采些油菜花、青稞穗、荞麦花等,与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达丰收到来时的喜悦心情。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


    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队伍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路上人家的屋顶上,会有老阿妈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吉祥彩箭),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


    绕回村子,在广场上举行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相互竞争技艺。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广场四周的草场上野餐,或者在村子里宴请朋友。较远的人们则会在夜里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大家在帐篷内席地而坐,端出自家带来的菜肴和煮熟的牛羊肉放在中间,全村人共同享用“百家餐”。席间有人相互敬酒,哼唱酒歌。


    最后,队伍回到了出发地,村头寺庙旁,举行最后的宗教仪式。彼时鼓乐其鸣,糌粑飞扬,为期一天的望果节游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