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2026年3月3日
(丙午年-生肖马)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1 正月十三 |
2 正月十四 |
3 元宵节 |
4 正月十六 |
5 惊蛰 |
6 正月十八 |
7 正月十九 |
8 正月二十 |
9 正月廿一 |
10 正月廿二 |
11 正月廿三 |
12 正月廿四 |
13 正月廿五 |
14 正月廿六 |
15 正月廿七 |
16 正月廿八 |
17 正月廿九 |
18 正月三十 |
19 二月初一 |
20 龙抬头·春分 |
21 二月初三 |
22 二月初四 |
23 二月初五 |
24 二月初六 |
25 二月初七 |
26 二月初八 |
27 二月初九 |
28 二月初十 |
29 二月十一 |
30 二月十二 |
31 二月十三 |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