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芝,赛龙舟的习俗。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2023年6月22日
(癸卯年-生肖兔)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1 四月十四 |
2 四月十五 |
3 四月十六 |
||||
4 四月十七 |
5 四月十八 |
6 芒种 |
7 四月二十 |
8 四月廿一 |
9 四月廿二 |
10 四月廿三 |
11 四月廿四 |
12 四月廿五 |
13 四月廿六 |
14 四月廿七 |
15 四月廿八 |
16 四月廿九 |
17 四月三十 |
18 五月初一 |
19 五月初二 |
20 五月初三 |
21 夏至 |
22 端午节 |
23 五月初六 |
24 五月初七 |
25 五月初八 |
26 五月初九 |
27 五月初十 |
28 五月十一 |
29 五月十二 |
30 五月十三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